在佛法的感化下,阿育王最终在他的诰谕里写下“依法胜,是为最胜”的箴言,并宣布佛教为国教。在其后半生里,阿育王在其广袤的疆域内十分热忱地实践正法,广施仁政,德风所被,人民无不深受感化。
他秉承佛法“众生平等”的理念,视臣民如己之子女,经常训诫人民,甚至下令禁止屠杀某种动物,并在各地分别修建免费的人和动物两种医院。
他广修布施,大力进行植树、修路、凿井等公共事业,在全国各地遍种药草,以备需用;在道路两旁栽种榕树及檬果树,每隔半里凿井一口,更设茶亭,以备行人渴时饮用。
阿育王一生中大赦囚犯25次,每年都举行无遮大会。
阿育王对其他宗教也很宽容,给予他们应有的地位,禁止不同教派之间互相攻击,体现了佛教的基本精神。
——编译自(西晋)《阿育王传》等
注:
无遮大会:即对民众进行财、法两种平等布施的大会。不论他们的出身、贫富、信仰和善恶,大会对所有人都没有遮止,故称“无遮大会”。
慧永法师,东晋河北河内人,俗姓潘。年十二岁出家,奉事沙门竺昙现为师,最初在恒山修习禅定,后来与远公一同归依道安法师。东晋孝武帝太元初年(西元三七六年)到庐山,刺史陶范供养施舍自己的住宅为西林,迎请慧永居住。 慧永法师平日粗布为衣饮食清简,专一心志返观自照。面容常常带著微笑,言语从不损伤众生。他在山顶另外建立一间茅屋,常常往茅屋去禅定思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