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在古印度的南海岸边有一棵枯树,有五百只蝙蝠住在树洞里。
有一群商人停留在树下,这时候天气很冷,于是大家就在树下点火烤火。烟和火焰越来越旺,把枯树点着了。
午夜,有一位商人起来读经,那些蝙蝠虽为火所困,但因为喜爱诵经的声音,强忍着不出来,结果都被烧死了。
可是,因此功德,五百蝙蝠死后都转生为人,出家修行。由于曾经听到诵经的声音,他们都既聪明又有智慧,后来都证得阿罗汉,为世人做福田。
后来肋尊者召集五百圣贤,在迦湿弥罗国做《毗婆沙论》,这五百圣贤就是当年枯树中的五百蝙蝠。
——编译自(唐)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
佛教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,它的创建始于僧人们在此开凿禅窟。 初秦建元二年(366),东土禅僧乐僔,戒行清虚,执心恬静,常杖锡林野。一日,乐僔和尚行脚至西域大漠的鸣沙山和三危山之间,忽见金光,状有千佛。乐僔和尚便在鸣沙山东麓的峭壁上架空凿险,建造了一个禅窟,于其中打坐禅修。 不久,法良禅师从东土行脚至此,也喜欢上了这个阿兰若处,便在乐僔禅师的窟